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博物馆
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博物馆建于2009年,由交通运输部资助建设,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建构我校航海专业发展和对外交流平台,培养广大师生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近年来,我馆累计接待参观者近4万人次,为参观者进行了700多场次讲解,并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了各种特色参观活动70多次,都取得了不错效果,社会反应良好。
本馆收藏展示的物品、模型、图片共1000余件,以实物、实物模型、图片、文字及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展示,涵盖航海物品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
航海博物馆的建成,对增强观众的海洋和航海意识,展现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技术及其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及优良传统具有积极意义。
航海博物馆的主要的特色展区是船舶模型及中国船舶发展史展区,它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同时以技术为隐线,将浮力渡水、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橹、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行展开,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明与演变过程。以我国先民早期航海活动为起点,跨越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重要历史时期,演绎了我国古代航海从蒙昧、起步、形成到发展、繁荣、全盛直至中衰的历史过程,全面展示帆、桨、橹、舵、水密隔舱等我国古代航海制造技术独特成就以及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的贡献。
二、特色陈列简介
1.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郑和大号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
2.大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水上作战用船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战船之一,由春秋时代的吴国所造,故又称吴国战船大翼。大翼船型特点是船体修长,用人力推进,配备十名划桨手,故速度快,船行如飞。
3.宁波船:是典型的浙船型海船,艏艉两头翘,适合海上航行,艉楼虽高,但体量也较小,以减少受风面积,艉部出虚艄。前桅更靠前,主桅也在中偏前。艏舷部有龙目,正视前方。舷墙与艉楼将台上均有手扶拦杆,四周环有五色旗,尾旗杆设于后部左舷,艉端中间设置大型艉灯。平艏绘兽面,方艉绘鹏鹚。艉楼前有带柱棋棚,可供船东与贵客在棚下嘹望、观景而避风雨。
4.郑成功战船:郑成功征台舰队400余艘舰船,载运25000余名将士。舰船大小不一,船型较多,平均每艘六、七十余人。有关史书对这支舰队的描述很不详细,从各种材料综合分析,主要有十余型,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及商船改装型等。
5.沙船:沙船是发源于长江口及崇明一带的方头方梢平底的浅吃水船型,多桅多帆,长与宽之比较大。因底平不怕沙浅,有稍搁无碍之效。过去,多在上海附近的太仓浏河等地制造。在历史上以崇明为著。太仓,通州(今江苏南通),海门,常熟,嘉定,江阴等处均有。道光年间上海有沙船五千艘。
6.广船:广船原系民船,由于明代东南沿海抗倭的需要,将其中东莞的乌艚、新会的横江两种大船增加战斗设施,改成为良好的战船,统称广船。广船的帆形如张开的折扇,与其他船型相比最具特点。为了减缓摇摆,广船采用了在中线面处深过龙骨的插板,此插板也有抗横漂的作用。为了操舵的轻捷,广船的舵叶上有许多菱形的开孔,也称开孔舵。广船在尾部有较长的虚梢(假尾)。
7.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海船的统称,其所包含的船型和用途相当广泛。它的特点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三是操纵性好。
8.漕舫: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
9.蓬莱古战船:1984年,在水城小海清淤过程中,出土了一艘完整的元代战船,现在保存在蓬莱阁景区。2005年,在同一位置又出土了三艘古代战船。
10.二十三轮明轮推进古战船:宋代将车轮战船编入水军,曾用来镇压洞庭湖的杨么起义军。凡车数出现单数者,除有成对的舷边车轮之外,必有一尾车轮。
11.海鹘战船:海鹘船是唐代及其以后出现的一种性能优良的中国古代船型,其特点是:“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因而许多专家学者称它为全天候战船,是水师中著名战斗舰之一。
12.五牙舰:隋代五牙舰是中国古代战船,起楼五层,因出现于隋代而得名隋代五牙舰,也是中国早期出现的战船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五层楼,在第五层甲板上,建有一小阁楼,用于瞭望和战斗指挥。五牙舰是利用划桨推进,全船设有40把长桨,并在船尾部配置有2把摇撸,有多名撸手合力摇动一把撸。隋代五牙舰上甲板和战棚上设置有女墙,可隐半身。女墙上设有跺口,供射箭用。在战棚四周还设置有作战平台。隋代五牙舰上特有的武器是在船的前、后,设有拍杆,拍杆长15米,形如大桅,上置巨石,利用设置在甲板之下的绞盘来操纵,向敌方战船抛射矢石。
13.八槽舰:是晋代起义军卢循建造的,其特点是利用水密舱壁将船体分隔成8个船舱,即使某个舱破洞淹水,船体仍可保证安全和不致沉没。水密舱壁是中国古代造船术的重大技术创造,对世界造船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14.斗舰:古代一种装备较好的战船,自三国时期一直使用到唐代。船身两旁开有插桨用的孔,船周围建有女墙,女墙上皆有箭孔,用以攻击敌人。船尾高台上有士兵负责观察水面情形。